4月下旬开始,深圳楼市剧烈升温,开发商纷纷入市,购房者争先购房,楼市量价齐升。涨幅最高的南山区5月房价同比上涨了85%。需求旺盛、价格猛增,也引发了二手业主频繁返价,毁约情况不断增加,引发诉讼纠纷。那么,此轮深圳楼市领涨全国的动因到底是什么?其底气从何而来?
5月的深圳楼市,继续延续了4月的市场热潮。整个5月开发商共推出了7138套一手住宅,通宵排队购房、“日光盘”纷纷涌现,新房成交量达到6106套。
万科6月6日推出了“万科云城”项目,虽然均价高达5.5万元/平方米,但首日销售率就达到了95%。量价齐升,使得地产中介迎来了“最好的时候”。深圳中原地产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玉家雄告诉记者,5月份该公司新房和二手房业务部门的业绩创造了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4月,在70个大中城市中,深圳是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涨幅最高的城市,环比上涨1.8%,并且是唯一一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同比上涨0.7%。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数据显示,2015年5月,深圳一手商品住宅共成交6106套,环比上涨50%,同比上涨139.7%;成交面积60.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50.1%,同比上涨151.1%。成交量的大幅攀升,带动价格大幅上涨,5月深圳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848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8%,同比上涨18.8%。
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从区域上看,南山区涨幅最大,5月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达到6139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5.4%,同比上涨85.7%。与此同时,深圳二手住宅5月份挂牌均价环比上涨8%、同比上涨21.8%至36903元/平方米。
量价快速提升下,不仅开发商提高了开盘价,二手房业主更是不断返价,导致二手房业主违约频发,引发购房者抗议,组建QQ群维权,并提起诉讼。
除了人口密度高、住房自有率低之外,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此轮深圳楼市“疯涨”行情?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虽获得了一些答案,但似乎依然不能全面地解释此轮深圳楼市的表现。
原因一:政策敏感度高。世联行(002285,股吧)市场研究部经理刘文春分析认为,深圳是一个市场化的、对政策特别敏感的城市。虽然一线城市并没有放开限购,深圳也没有执行二套房首付四成的规定,但依旧给了购房者一个“买入”信号。玉家雄说:“对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出于"自住+增值"的资产配置考虑,购房者的行为出现了聚集效应,集中入市,使得需求暴增。”
原因二:供不应求。玉家雄认为,在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供应却一时难以跟上,外加深圳土地资源有限,因此不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深圳楼市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这是支撑深圳楼市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原因三:财富阶层多。玉家雄分析认为,从深圳的经济结构看,深圳有大量高速增长的行业,例如金融、科技等,这些行业的一些从业者财富快速增长,拥有较强的购买力。世联行董秘袁鸿昌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深圳拥有314家上市公司,仅次于北京(楼盘)。
玉家雄告诉记者:“经过以前香港投资客炒楼经验的渗透,现在深圳的购房者投资意识很高。”刘文春认为,“此前几个月很多人通过炒股赚到了钱,在近期股市涨幅收缩呈现波动行情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把股市赚到的钱转投到更为保险的楼市。因此,以小换大的改善型需求和投资需求纷纷入市,搅动了市场的活跃程度。” 据新华社电
链接>>>
人民日报:当前房价难现2009年暴涨
5月,住宅市场热起来了。
深圳新入市的三个楼盘全部“日光”;广州(楼盘)新房成交网签量达到9313套,创下今年新高,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加超三成。
6月,土地市场也热起来了。
上海(楼盘)再现总价“地王”,杭州(楼盘)住宅用地溢价率回升,一线城市平均楼面价又创单月历史纪录。
楼市地市交相升温,再次引发人们猜想:楼市已经筑底了吗?还会出现新一轮暴涨吗?调控政策会否再次转向呢?
一线城市的全面回调并不意味着全国楼市也将重回“大步快涨”时代。2003年到2013年,中国商品房年销售额从不足8000亿元到突破8万多亿元,商品房年销售面积从不足3.4亿平方米到突破13亿平方米,市场基数已不可同日而语,增速降低是必然。
在市场整体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的同时,分化也将更加明显。从房价上看,一线城市在价格较高的基础上整体回升并领涨全国,而绝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从成交量上看,一线楼市成交量激增,而三四线城市则依然交易冷清。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今年前5月,一线城市签约17.11万套,同比涨幅达到41%;二线城市签约70.66万套,同比涨幅为13.4%;三线城市签约16.9万套,基本持平;四线城市成交量有轻微下调。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过去总体偏紧、部分地区过紧,发展到今天总体偏松、部分地区过剩的情况。当供给远快于需求时,很难出现2009年那样的楼市暴涨。即便是北上广深等供应偏紧的一线城市,也有限购政策在控制需求规模,从而有利于抑制楼市过快上涨。
在这种市场现状下,楼市调控又将去向何方?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楼市调控的行政手段“宜减不宜加”。去年以来,随着市场调整的深入,一些三线城市在取消限购、限贷等抑制性政策的同时,又实施了较大幅度的补贴政策。由于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供求关系,类似的补贴政策常常是“短效刺激”,却会对市场造成新一轮的干扰。例如,今年4月,安徽铜陵结束了当地契税补贴政策,当月住宅类商品房成交套数便骤跌78%。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措施需更全面地考虑化解楼市风险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为稳定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时如不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可能引发房价泡沫风险。
昵称: |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