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预期降准之后,预计很快将迎来有力度的降息,最快‘五一’前后就有可能出现,在大幅降准后再大幅降息,才能更有力落实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
就在业内还在猜测“3·30新政”未能全面落地或因商业银行资金紧张之际,旨在释放流动性的央行降准如期而来,且尺度颇大。
4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对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
这样大幅降准,仅在2008年出现过。
“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将在1.2万亿~1.5万亿元之间,此举标志着货币政策放松已由试探性慢跑进入狂奔阶段。”招商银行总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测算。
不过,相同的政策雨露,却可能演绎出不同的戏码。
2008年央行降准同样是1个百分点,所释放的资金更多流向了楼市,而今,1.5万亿元的流动性是否同样会大笔补给房地产?
“五一”降息将至
近期有三条重磅新闻,颇引人关注。
先是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增长率仅7%,创下2008年来新低。而在不少经济学家看来,实体经济形势比这一数据更为严峻。
而后4月17日,李克强总理前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考察重心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在工商银行主持座谈会。
“实体经济垮了,金融怎么支撑?企业融资成本下不来,将会严重影响就业、创业。金融企业最后也会受到冲击。”李克强总理说,“宏观政策下一步会想办法,银行本身也要想办法。你们处在关键岗位,任务艰巨,责无旁贷!”
两天后的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即宣布普降银行准备金率,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定向降准,幅度仍是1个百分点。
时间间隔如此之紧,这中间的逻辑关联令人遐想。
对此,刘东亮分析表示,结合李克强总理周末在考察国开行、工行时的谈话,可以认为,加大贷款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在此情景下,贷款有所放量是大概率的,但考虑到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和风险偏好下降的现实状况,贷款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且,在经营压力和理性选择下,资金将会流向收益更高的领域。
“在超预期降准之后,预计很快将迎来有力度的降息,最快‘五一’前后就有可能出现,在大幅降准后再大幅降息,才能更有力落实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同时财政政策发力也值得期待,经济形势将不会允许政策狂奔戛然而止。”刘东亮预计。
一场大的货币政策放松浪潮正在涌来。
政策单打独斗是不够的
而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1.5万亿元的流动性到底能分羹多少?要知道,房地产行业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作用仍不可动摇,保增长的根基依旧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稳定。
”资金出来了,不管是贷款还是债权等其他形式,肯定有一部分流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融资的获得性将上升,房企筹钱也会相对好些,但不是普遍的,资金流向什么区域,要看当地的房地产市场表现,银行不会无条件无视风险放贷。”刘东亮分析表示。
对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只吃补药,不吃泻药。上一轮城镇化造空城鬼城的黄金十年,金融屡屡开闸放水,推高世界罕见的流动性,银行赚得盆满钵满,房地产量价飙升,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和价高质次。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一是银行即便降准有了额度,但商业银行认为向房地产放贷利息低且风险大,它们会愿意放贷吗?二是,即便银行肯贷了,能刺激多少改善型需求?
“现在的问题不仅是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而且产品质次价差,不能满足购房人对住房所体现的品质生活的需求,此时此地,金融政策宽松了,贷款成本低了,他们愿不愿意出手购房?”胡志刚认为,要想稳定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软着陆,只有单打独斗的政策是不够的,产业链全面发力和促使产业创新转型才能奏效,但还要防止市场再次坠入投机,再次绑架经济。
独立经济学家何志成则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在房地产政策不明确的前提下,即使更多地释放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大,相反还会引发股市的疯牛行情,对宏观经济运行很不利。当前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出台明确的房地产政策,尤其是房地产税政策。
“以前是担心房地产泡沫,总想通过税收手段打压,现在要转变思路,通过税收政策的明确,支持房地产行业以及相关一大批行业的正常发展。房地产税要不要收,如何收。高层要给市场一个信息。”何志成进一步分析表示。
昵称: |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