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阻力
一项工作开展四年,却依旧是个谜,这不得不说这项工作确实存在难度。
然而,这个难度并不来自于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从技术角度来看,是较为容易实现的。山东和内蒙古对于这项工作的基本完成也能够证明这一点。那么,难点究竟在哪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微博)曾公开表示,房产信息联网技术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有些部门和地方顾及相关利益,存在故意控制的举动。利益掣肘,或为主因。一项事关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三番五次等不到说好的“另外一只靴子”落地,不谈问责,起码欠个靠谱的说法吧。再看眼下的这个“6年内”,与其说是主动作为,不如说是不得已之计。
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信息联网工作的推进非常费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房地产市场的产品是没有标准化的定义,举例来说,对于不同的土地、房产资源,牵涉到不同的方位分布、价值评估等,进而使得房产信息登记需要完成一道标准化的程序。但这个程序比较难,进而使得信息联网的口径难以统一。”严跃进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信息联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仅是系统建设,还需要将历史数据电子化录入,这些需要很长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住宅权属太多,怎么统计,由谁统计都是个问题。
的确,商品房、房改房、央产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军产房、自住型商品房等类型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份额,其统计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地方政府在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这项工作上的动力不足才是最大的难点。
著名房地产评论人李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阻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动力不足,甚至还不太愿意去做这件事。再有,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在后期的问责问题上也不是那么雷厉风行的,政策本身在推行力度上就存在问题,同时在收集基础信息的时候也困难重重。最后,就是政府的做事效率问题。
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房产信息联网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只要地方政府愿意”。他认为,真正的阻力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怕信息联网后,当地的房价、地价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产公之于众。
成功经验
不管是客观上存在困难,还是主观上存在阻力,山东和内蒙古都率先在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这项工作中取得了突破,基本实现在各自省区内的联网。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5年提出了覆盖全区所有城市、旗县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规划,2009年4月,自治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全面开通运行。目前,该系统已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网对接。山东省也基本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内的住房信息联网。
这两个地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阻力是可以突破的,它们的成功经验也为这项工作其他地区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有专家指出,在山东和内蒙古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和重视在这项工作的推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严跃进和李骁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就事论事来说,要建成一个联网真的那么难吗?”李骁表示,首先技术不是问题,人力物力都不是问题。山东和内蒙古能够做成这件事,至少是在它们的省内政府在推行住房系统信息联网上下了决心的,要做成这件事并不难,阻力主要就是上面所说的三点原因,这三点中政府的重视程度是排在首位的,政府重视了,就落实了。
严跃进认为,山东和内蒙古两省市县省区联网,说明在这样工作推进中,地方政府确实花了心思,也确实排阻了各类干扰因素,同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推进节奏。
山东和内蒙古两地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在这项工作的推进来说,不仅仅是具有借鉴意义,更带来了启示。
严跃进指出,应该以一个政治的立场来推进此类联网工作。比如部分官员从私利出发,会对联网工作采取推诿、执行不力的做法。未来需要督促此类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应该以明确的时间表作为一个约束力。
李骁也表示,这个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重视,想做,那就能做成。
昵称: | 验证码: |